top of page

守好你的原則-續篇

  • 作家相片: Heidi
    Heidi
  • 2021年2月28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1年7月8日

剛過去的農歷年假期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,乖乖的留在家裡自我隔離,做個負責任的人,為自己、為家人、為社會,出一分力,避免再爆發第五波疫情。


農歷年初七,期盼已久的食肆延長開放時間及限聚人數終於放寬了,得知消息後,家人及朋友們都磨拳擦掌、蠢蠢欲動。A小姐說要吃肥牛火鍋,B先生說很掛念他至爰的海膽飯,連老人家也説去茶樓嘆茶吃點心!

可能被第四波的疫情壓抑太久了,大家的相聚慾、購物慾及食慾,一時之間大爆發,大家在手機群組裡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過不亦樂乎!

一般來說,外吃當然不及住家飯來得便宜及健康。 論價格、速度、食物的多樣化,港式茶餐廳更是地道飲食文化的表表者,也是打工一族喜歡解決一日三餐的地方。

外吃一般的烹調方式大都是高鹽高糖高油脂。要享受地道飲食文化之餘又要避免三高,其實也有一些外吃秘技與原則可以跟從,以營養角度來說,也不失為一個可參考的價值。


早餐要吃得飽,應以碳水化合物為主;可以選擇榖麥片、吞拿魚全麥麵包、或蕃茄茸雞蛋通粉,加一杯脫脂奶或無糖荳漿,既營養,也美味。午餐要吃得好,要多樣化,少脂肪,可配搭豆類及適量的蛋白質;雲呑湯麵、梅菜蒸豆腐飯或蕃茄肉片飯,加一碟走油灼菜,一杯綠茶,已是不錯的選擇。晚餐要吃得少,以低肪蛋白質及蔬菜為主;半碗米飯,蒸魚,配雜菜、菇菌等蔬菜,再伴以一碗清湯,這種配搭,熱量應該不會超標。

對外吃一族來說,無論在食物種類的選擇、烹調方法、用料配搭、調味等都不由自主,難以控制,但我們可以反過來做主導,在客觀環境的限制下,設計自己的飲食餐單,既可乎合自己的口味,也可以守住一些基本的飲食原則。


給大家一個有趣的玩意,根據以下網頁的飲食熱量對照表👇, 齊齊來計劃一下, 明天的早餐應該吃什麼?



資料來源: 勵進國際培訓學院~ 營養科學及食品文憑課程: 何謂均衡飲食配搭(下)-自家和外出飲食秘訣

網頁來源:

互聯網~每日頭條

Comments


+852 92554617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
©2021 by Virtuous Life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